哈佛公共健康学院 Atul Gawande教授写过一本书《最好的告别》。
描述的就是这样沉重的问题:对于不同的需求,从医疗到关怀、从绝望到解脱,我们需要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:什么时候该倾尽全力地救治?什么时候需要放手采用临终的关怀?
Atul Gawande医生自己就真实面临了这一窘境。
他的父亲身患恶性肿瘤,在疾病初发时积极接受了治疗,病情也一度得到控制,但是几年之后,肿瘤不可避免地卷土重来并广泛扩散。Atul医生和他的父母亲站在了人生的岔道口,虽然他们3人加起来有120年的行医经验,但还是不知所措。
他们咨询了专业的肿瘤科医生,明确了即使接受最新的化疗方案,结局也不可更改,最好的结果就是延长一段生存期,但是治疗本身会带来极大的痛苦。
Atul的父亲选择放弃,他再也不想化疗了,最大的心愿是:保持体力、可以打字和朋友们交流、不要痛苦。于是,他们请来了临终关怀机构的工作人员,在交谈中,Atul的父亲甚至已经想好了选择哪个殡仪馆。
开始的一切都在预料中进行,但当父亲突然倒地时,Atul和母亲还是匆匆把父亲送到了医院,父亲在ICU醒来时,发现身上插满了管子,他非常生气:为什么让我这么痛苦?
Atul这才意识到:他其实一直犹犹豫豫,不肯诚实地面对父亲的死亡,本应让父亲获得安宁缓和,却让过度的技术剥夺了父亲最需要的临终关怀。作为医生,要忍住干预、修复、控制的冲动,因为医学终将回归人文,死亡已经超越了医学问题本身。
最后,Atul把父亲接回家,用大剂量的止痛剂帮助他解除痛苦,在家人的陪伴下,父亲度过了最后平静的时光,他注意到父亲呼吸停顿的时间越来越长。
最终,母亲握着父亲的手,默默听着,呼吸声再未响起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仅仅这样,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在治疗时通常还面对两难困境:是拼尽全力放手一搏?还是理性止损接受现实?
是否真心关爱,是看有没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,给予全力的、理智的支持。
力所能及,是指拒绝不切实际的妄念:包括债台高筑、无视今后生活困境或者抛弃一切安身立命的基础。
理智:则是指相信科学和现代医学的范畴,不去听信所谓的灵丹妙药、神医和偏方。
全力的支持:有没有咨询顶级医院的专科医生?有没有勇气尝试最新的治疗方案,无论成功还是失败?有没有在最后时光给予支持、陪伴和安慰?
生命的终点即将到来之时,如何遵从患者的意愿度过?
需要问几件事:
1. 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吗?
2. 愿意气管插管、神志不清依赖机器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存吗?
3. 愿意应用大剂量药物维持生命机能、即使这些药物有不可逆的毒副作用吗?
4. 愿意不能进食,靠鼻饲或静脉营养输注维持生命机能吗?
如果这些问题太过残酷,那么以下的问题,却值得我们提前思考:
1. 到底想要什么?是单纯的长命百岁?还是活得有舒适自在?
2. 如果时光所剩无几,什么事情最重要?
3. 还有什么担忧的事?愿意做哪些取舍?
4. 如果患者本人难以决定,可以委托谁来做决定?
在生命的终点即将到来前,需要2种勇气:
面对死亡的勇气和面对死亡采取行动的勇气。